大象2029新矛盾直达高清_成品人视频免费直接进入_香蕉入口3秒自动进入网页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两主线 三课堂 四融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8-14 15:42:00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1.成果简介(不超过1000字)

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办学理念,结合地方区域制造业转型及学校文化特色,围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对应岗位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要求,贯彻“123456”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产教融合”为基础,“工学交替”为途径,探索“两主线、三课堂、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贯穿“两主线”培养实现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政治素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两条主线贯穿课程体系。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通过逐步递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扎实掌握技术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心理抗压能力。在实践课程中,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中的突发状况,锻炼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在政治素养教育方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融入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内容,为学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提供坚实的素质保障。

图片1.jpg

图1  两条主线示意图

(2)践行“三个课堂”,推动课堂教学与课程结构的全面改革。第一课堂中联通课中课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学习场域,为学生创造了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其次,确立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精准分析学情,实施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第二课堂注重知识拓展,打破学科学段限制,利用学校的功能部室,以社团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成立工业机器人编程社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课堂连接学生学习与生命成长,打通与社会的连接,强调学习的综合性、应用性,让学生向生活学、向实践学。同时,强调构建完整、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要注重课堂积累、课后拓展和课外应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片2.jpg

图2  三个课堂关系图

(3)实现课岗赛证“四融合”,确保职业资格与岗位能力全面达标。“岗、课、证、赛”深度融合于课程体系之中。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需求为目标,课程内容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使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专业知识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以赛促学、以赛带训。组织学生参加工业机器人操作技能大赛,提升实践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与课程体系无缝对接,构建了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基础的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的考证率、就业竞争力和技能竞赛水平。

图片3.jpg

图3 课岗赛证融合逻辑图

通过“两主线”“三个课堂”“四融合”的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为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案(不超过1000字)

(1)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① 政治素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时空融合问题如何找准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结合点,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政治理念自然融入职业场景,怎样提升教师能力,实现有效融合教学,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解决不同课堂之间的衔接与协同问题。课中课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学习场域如何无缝对接,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线上教学资源如何与线下课堂教学有效互补,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活动如何与第一课堂的知识体系紧密结合,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岗位需求、课程内容、证书考试和竞赛标准的深度融合问题行业的岗位需求不断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能否及时跟上;证书考试和竞赛标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确保课程能够全面涵盖并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相应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和考取证书的积极性。

师资队伍主动应对教学改革问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适应“两主线三课堂四融合”的培养模式。

(2)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

①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管齐下。对于“两主线”培养中政治素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问题,除了正常的思政课程外,狠抓课程思政全覆盖,精心挑选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契合点。在理论课讲解中,引入创新精神的思政内容;结合行业案例,讲述职业道德;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技术应用中的社会责任。教师巧妙引导,自然融入,增强感染力。

建立三个课堂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为解决“三课堂”之间的衔接与协同问题,将三个课堂纳入教学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课中课后,教师通过平台布置作业、答疑解惑,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课内课外,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清单,确保课外学习的针对性。线上线下,线上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线下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促进知识的吸收与应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与第一课堂利用平台在时空上无缝衔接。

③ 多方协作制定课岗赛证融合方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紧跟岗位需求变化。将证书考试和竞赛标准分解融入日常教学,组织专门的辅导培训。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和考取证书。

④ 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驾驭培养模式改革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对行业动态的了解。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共同提升教学能力。

图片4.jpg

图4 解决的问题与方案

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1000字)

(1)构建“两主线三层次”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政治素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为两条主线,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思想教育,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维护等技术能力,还着重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心理抗压能力。例如,在实践课程中设置模拟故障排除环节,锻炼学生应对复杂问题时的心理素质;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图片5.jpg

图5 两主线三层次课程体系

(2)创新“123456”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三个课堂”为载体,构建“123456”育人体系是另一显著创新。一是打破传统学习场域的限制,联通课中课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为学生营造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比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回顾课堂重点知识,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二是确立课堂教学师生“双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在第一课堂中,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实施差异化和个别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第二课堂,打破学科和学段限制,通过社团活动等形式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如机器人创意设计社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第三课堂则连接学生学习与生命成长,打通与社会的连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注重向生活和实践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述培养,学生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得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通用技能等级证书。

图片6.jpg

图6 123456育人体系

(3)打造“课岗赛证‘四融合’”的课程范例。将职业资格标准、技能大赛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紧密衔接,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需求为标准设置课程内容。以专业竞赛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达到以赛促学、以赛带训的效果。同时,实现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无缝对接。例如,在课程中引入企业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构建这种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考证率、就业竞争力和技能竞赛水平。

图片7.jpg

图7 课岗赛证融合体系

4.成果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1000字)

本培养模式自实施以来,在多所院校和相关企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院校推广方面,已有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艺术职业学院等多所同类院校借鉴了该培养模式。通过引入“两主线三课堂四融合”的理念,这些院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在采用该模式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在各类工业机器人相关竞赛中屡获佳绩。在理论教学方面,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信阳艺术职业学院应用该成果后,成效显著。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大幅提升,在相关竞赛中崭露头角,师资队伍得到优化,双师型教师增多,教学质量更优。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共享,也让学生获取知识更便捷。此模式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更多高素质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

在企业合作方面,武汉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项目案例和实习岗位,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迅速成长。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我校共同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企业的岗位适应期大幅缩短,能够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了。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就业率达到了83%,且就业薪资水平显著提高。

该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成果第一完成人联合相关企业主持获批河南省工业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工程研究中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公开)、软件著作权2项,获批省级一流核心课程1门、在线精品开放课程1门。教师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和企业项目,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加了30%,成果第二完成人主持获批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两主线三课堂四融合”培养模式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有力地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该专业被遴选为河南省民办高校专业建设资助项目立项。。


二、教育教学研究代表性论文论著

论文

(限10篇)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期刊

等级

发表

时间

对象(填写主持人/成员)

作者

位次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探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CN

2023.8

祁传达

1


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抗重录音鲁棒音频水印算法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

中文

核心

2024.3

祁传达

2


基于局部自相似结构特征的多模态影像匹配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

中文

核心

2023.4

祁传达

4


改进的门限多重代理多重盲签名方案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

中文

核心

2020.9

祁传达

4


新标准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福建茶叶

CN

2023.10

张娅莉

3


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内涵演进及培养对策研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N

2024.1

张娅莉

2


基于大数据背景Python编程语言创新实践研究

数字技术与应用

CN

2020.6

张娅莉

1


基于轻量级光谱-空间注意力交互网络的高光谱地物分类研究

光电子·激光

中文

核心

2023.4

张娅莉

2


A data layout method suitable for work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

EI

2021.3

张娅莉

4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environment spee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 Technology

EI

2021.11

张娅莉

4



论著

论著名称

出版社

是否

独著

出版时间

对象(主持人/成员)

作者位次

投资控制系统分析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4

主持人

1


三、新闻媒体报道

序号

报道标题

媒体

名称

级别

报道时间

1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获批2024年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网易

国家级

2024年6月7日

2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获批2024年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资助项目

网易

国家级

2023年11月16日

3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佳绩

网易

国家级

2022年11月28日

4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学子在2024(第17届)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中斩获佳绩

网易

国家级

2022年11月28日

5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佳绩

大河报

省级

2022年11月22日

6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获批1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开放课程

大河报

省级

2023年11月15日

7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获批1门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

河南县域经济网

省级

2023年11月20日

8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在5月有两项工业机器人相关发明专利

启信宝

省级

2024年5月21日

9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获批1门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

凯升传媒

省级

2023年11月17日

10

信阳航空人工智能学院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凯升传媒

省级

2023年11月17日


四、教材成果(如无可不填)

序号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印刷册数

对象(填写主持人/成员)

作者位次

1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4


主持人

1

2

Java程序设计项目化翻转课堂教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4.8


主持人

1

3

大学文科数学

科学出版社

2014.7


主持人

1

五、教学成果校外推广应用及效果证明

序号

成果应用单位

面向对象

应用人数

1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学生

350

2

信阳艺术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学生

220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主    持

单位名称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主管部门

河南省教育厅

联 系 人

刘维振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河南信阳平桥区震雷山风景区

邮政编码

464000

1.组织开展课题理论研究与实践验证工作。组成由校级教学管理干部、二级学院负责人和一线骨干教师构成的课题组,协调全校相关力量,以校级和省级立项课题为依托,围绕“两主线三课堂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验证工作,保证了课题按期结项。

2.组织开展校企对接合作。根据课题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需要,学校领导带队,组织课题组成员和二级学院专业带头人及专家,到北京、武汉、上海、珠海等地高端企业进行调研和对接沟通,全面了解和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岗位工作标准、企业生产内容和流程,为课题研究目标定位和方案措施构建提供依据支撑。

3.推进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才培养模式相关项目建设。学校牵总,组织课题组与机关部门及相关企业联合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参与组建河南省智能控制技术产教融合专业联盟。

4.学校出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论证及制修订工作,联合相关企业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组织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及企业实践。

5.提供充分的研究与实践条件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与实践应用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及相应的条件保障,组织相关部门和二级单位给予积极支持帮助,协调相关院校开展成果推广应用。

              单 位 盖 章

                 2024年8月8 日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2)完成

单位名称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

河南省教育厅

联 系 人

余磊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二十四大街48号

邮政编码

464000

学院选派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组织教师参与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师在“两主线”培养中的教学能力,确保政治素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质量开展。同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为“三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在课程建设上,结合自身教学资源和学生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更贴合“四融合”的要求。例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实际岗位案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学院积极参与教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与其他合作单位共同分享经验和资源,促进该培养模式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同时,注重收集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单 位 盖 章

                        2024年8月8 日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2)完成

单位名称

武汉惟楚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刘恩地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465号

邮政编码

715499

公司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两主线三课堂四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的主要贡献如下:

在产业对接方面,公司凭借自身对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的资源,为该培养模式提供了最新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案例和岗位需求信息,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贴合。

实践平台建设上,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了现代化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和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师资培养环节,公司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培训,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两主线三课堂四融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师资保障。

公司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将实际项目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推动该教学成果的落地和推广。

单 位 盖 章

2024年8月8 日



八、学校推荐意见

(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佐证材料见附件

(工业机器人)教学成果奖附件材料.docx

(人工智能学院)成果总结报告(1).pdf

淮南市| 虞城县| 内丘县| 鲜城| 台前县| 上栗县| 津市市| 垦利县| 湄潭县| 正阳县|